The undiscipl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The thought is triggered by the famous quotation, attributed to Socrates, that”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However, I think this quotation can still guide us today. Though it is hard to know what really in Socrates‘ head when he claimed this thousands years ago, based on the words, it encourages people to live based on thoughts and  reason over basic instincts and desires.  In another words, we need to make conscious choices.

The society begins to deviate from this old teaching, especially after the Romanticism movement. Human beings begin to realize, following instincts and desires is not envy, over the years, it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The best way to get rid of desire is to yield to it, as Oscar Wilder puts it.  Slowly and steadily, we begin to live the life of instant gratification. Everything can be justified as long as “I like it”. We do things for fun, spend endless time watching TV, listening to music, without any guilty feelings.

Another fact is from the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modern world, so many uncertainties and unknown facts that we feel it is hard to make a conscious choice even with good intention. Lot of things we think is good, or ethically good, turn out to be the opposite. Besides, Existentialism also makes us feel, life has no ultimate goals or meanings, then what should we work for,  if the goal is not assigned by God and human constructed goals are often wrong?

So as a result, lots of people return to hedonism, which holds that pleasure is the only intrinsic value. Together with consumerism,  instant gratification becomes the major principle of our actions. Not only people want pleasure, they want it without any efforts and waiting.

instant-gratification-i-want-it-now

 

Of course, we can’t say it is wrong to live that way. But  it just feel empty, even with so much fun we have. We come to a stage of never being satisfied, never being fulfilled. The emptiness and numb are unbearable as well.

Anything worth doing takes time and effort.  Acting according to instant gratification can never get you anywhere, it only kills you slowly.

Thus I propose to live a  disciplined life,  a life with some constraints, with some clear goals in head.  Forgoing immediate satisfaction,constructing something in your head and committing to yourself of finishing it. Sounds simple, but without any supervision, we  need strong self-discipline to realize it. The best motivation, is your ideas about what you want to live the life.

Do you want indulging in some shallow pleasure or do you want to make something big and unique?  The choice is always yours.

 

古词–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拙见: 这首词真的是美不胜收啊,从小到大每次读的时候都感动不已,幻想有哪天可以也真的像他一样去西湖看雪。可惜杭州不怎么下雪,而且西湖也再没有那么静了,本人也不是大富之家,供不起这种闲情雅志。

首先上篇美的是这雪景,下完雪之后,天地茫茫然一片,故显出天地之辽阔,而更反衬出人类的渺小。尤其是在这种大自然的广阔而又永恒面前,作为个体往往感到的是生命的短暂并且弱小,并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孤独与脆弱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想也正是这种感受。

而此时,张岙一个人兴致盎然的去湖心亭看雪,这种世俗看来很古怪的行为,竟然能找到志同道和之人,瞬间有找到知已的狂喜,像一个孤单的心找到了同伴一样。

整首诗虽然写得很简单直白,我读下来却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我想也是对这种人生知已难求的感慨吧。

张岙实在是一个值得好好看的人,要不是我晚生了500多年,我必然是要去亲自见他一见的。他本人很有意思, 在中国这种传统保守的文化里,居然可以不求功名,享乐的理直气壮的。他为自己写了一篇墓志铭,并且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如下: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转一篇–讲张岙的文章:

晚明一直是一个令我目眩神迷的时代,其思想之自由丰富,人文之生机活泼,在中国历史上除却春秋、魏晋和五四,大概没有哪一个时代可以与之相媲美了。而晚明风气之流变自陈献章、王守仁始。先有王阳明开“心学”之说,后遂有左派之“狂禅”,李贽之“童心”,公安之“性灵”,竟陵之“神韵”,“小品日增,卮言叠煽”,思想界文学界一扫此前泥古冬烘之气,呈现出波澜壮阔鸢鱼翔跃的局面,而随着明王朝边患日深,国事日非,商品经济的大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大兴盛,严苛生硬的程朱理教中萌生了人性的大爆发,明季世人逐渐将王阳明和李贽学说中肯定私欲的一面推向了另一个纵情任性的极致。“人情以放浪为快,世风以奢靡相高”,一时间情教盛行,士人好病成痴,争相奢靡,竞夸财势,知识分子阶级更是以狂放任诞、纵情声色为耀。在三袁的诗文中就已提到人生至乐莫过于“极五欲之乐”,而至明末最后一位散文集大成者张岱,更是繁管急弦,来不及似的热闹。

晚明诸子,我却独爱张岱,想也是一场国破家亡的成全,若非如此怎能于浅薄的繁华享乐背后深谙“幻灭”意境。窃以为,古今中外一切经典之惊心动魄唯在“幻灭”二字。《金刚经》语:“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世间凡人不是不懂得,只是做不到。生命是隐藏于绣金屏风后面的空无,要越过种种虚妄的繁荣直指本质,不但需要澄明的心智、直面的勇气更需要经历的淬炼。一切贪嗔怨恨爱别离是深埋我们体内的毒,是鸩酒也只得一饮而尽,是烈火也只得飞蛾无悔,不如此,如何涅媻?李翱禅师有偈语: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大概是唯有高高山顶立过才能深深海底行,唯有历遍种种才能“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张岱是恰逢了机缘。

张岱字宗子,自号陶庵,少为纨绔,极爱繁华。其高祖、曾祖、祖父三代进士,曾祖元忭更为隆庆五年状元,科第显赫,乡里无双,至岱尤为豪奢。他喜欢的是深深庭院里眼波流俐的俊俏丫鬟,是清秀垂髫的青衣小厮,是鲜衣美食骏马华灯,是烟火梨园娈童花鸟,是雪白的手剖开金黄得桔子,是滚烫的茶生出碧绿的烟。这样一个人,假若就这样终了一生或少年早夭,虽成就了某种意义上的完美人生,却也至多再一个纳兰性德。然而年至五十,明清易代,张岱国破家亡,披发入山,“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旧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相接。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所谓沧海桑田者,大抵如此。

张岱一生似赴一场盛宴,热闹是热闹到了极处,却是太不聪明,“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于曲之最高处离席,酒之正酣时退场岂不好?张岱却不肯,固执的要守到最后,灯灭了人散了,满地狼藉,触目荒凉,留下张岱一人独自对这空荡荡的舞台回梦平生。“乱离时逐繁华事,贫贱人看富贵花。”若非曾经沧海,又怎识得那一段云水?《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都如鲜花着锦、烈火喷油,好一场末世的繁荣!《西湖七月半》、《虎丘中秋夜》、《西湖香市》、《龙山放灯》……如沸如撼、如奔如逃的人群里面有张岱;丝管繁兴、席席征歌的人群里有张岱;而等到人群散去,天地大静,一缕凉笛绕一弯残月,三五人静坐静听,其中亦有张岱。《彭天锡串戏》中张岱曾说:“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如此一往深情,恋恋不舍,果真痴儿。张岱是喜聚的,喧沸盈天、畅游剧饮是他喜欢的事,他要的是无边无际的欢乐,他不知道北方的蛮族正撞击着帝国的长城,不知道一个银川驿丁背后正聚集着更广大的人群,那是沉默的、饥饿的、仇恨的大军。他不知道,他知道的只是来不及。来不及了,时光在催,太阳落得那样快,“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来不及了,大限将至,一切都在无可避免的滑向虚无,最后的混沌就要来了。人群是如潮如沸的,但背后尽只是来不及、来不及似得的惶恐。等到李自成进京,清军入关,恰似轰然一声响,晚明的天就此塌了。而张岱国破家亡,避迹山居,当日种种声情极致如今只得破砚枯笔写出,字迹想来是枯淡的,但应是依然妩媚,如当年旧事藏于白头宫女眼角眉梢。回望平生绮丽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也只余得一个“梦”字而已。今日春来,明朝花落,急罚盏夜阑灯灭。

看到浙江文艺出版社84年出版的《西湖梦寻》扉页介绍:“此书实为广大读者和旅游人士了解、欣赏西湖之美的良好读物。”一时哭笑不得,不知该为宗子幸还是为宗子悲。读张岱文不可不知其身世,张岱生性澹宕,行文如操刀,造句疏荡磊落,非但没有遗老的痛哭哀嚎就连叹息也是几不可闻,一个不留神就被人视作寻常的山水游记。《西湖梦寻序》中说:“今余僦居他氏已二十三载,梦中犹在故居。旧役小傒,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夙习未除,故态难脱。而今而后,余但向蝶庵岑寂,蘧塌于徐,惟吾旧梦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犹端然未动也。儿曹诘问,偶为言之,总是梦中说梦,非魇即呓也。因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这样的句子张岱文中实在少有,但一句足亦,自此全书意绪苍凉,种种种种皆不可言传。

传奇一生,大起大落,张岱却自有一种洒脱,明代小品,号称抒发性灵,放是放开了,但三袁仍脱不了官员气派,赏风赏月,流连放浪,是庙堂的东篱情怀,自高处的平易近人;而至竟陵诸君,愈想放开愈放不开,愈想独抒性灵愈只能赋得性灵,强似仆人作老爷,别扭的难堪。只有张岱,一股纨绔子弟的赖皮,满不在乎的随便,倒是真洒脱,三世藏书三万余卷一日尽失,而想想隋唐藏书便即刻心下宽慰,“余书直九牛一毛耳,何足数哉!”惟其天性疏朗,行文便似清风来水面,不粘不滞。像袁宏道“花光似颊,温风如酒”这样纤媚的句子张岱是不写的,而冬日往湖心亭看雪这等风雅之事于三袁必是好一番矜矜自傲、自命风雅,于张岱却不过淡然一笑。写尽世间繁华至乐,文字只珠玉叮当,令人目不暇接,如在山阴道上行;偏又能于眼观六路、下笔如飞之际写得磊磊落落、跌宕宛转,一点纤秾蕴于淡白之处,点到即止,却让看《陶庵梦忆》的人常看得五内如焚。其实所记得都是赏心乐事:元宵焰火、秦楼舞馆、酒色茶香、奇人轶事,好一派繁荣热闹,只是都只是幻梦,是面对断瓦颓垣、蔓草荒烟追忆它往昔的精巧荣华,是八十老翁贫病饥寒,就着破砚枯灯写隔世的妩媚温柔,是国破家亡、天崩地裂后看前尘往事。此身虽在堪惊。哭是哭不出来的,说也说不分明,一点感慨缠绵之气盘桓心内,魂梦之间,百转千回,欲语还休,到末了也只得一声长叹。

国破家亡,我一再的用到这个词,是因为不敢想象在它从我笔下轻飘飘写出的背后是弥漫着怎样的切肤的动荡、死亡、恐惧和灾难,张岱说的好:“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未有身入灯中、光中、影中、烟火中,闪烁变幻,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烟火内之王宫也。”眼见得当初交游过往的亲朋好友或自绝或被俘,或抛妻弃子,或祝发为僧,温柔旖旎转眼便成号哭泥泞,锦衣玉食顷刻便是残山剩水,那种惊痛绝望、煎熬幻灭,纵使可书可写,笔下又怎能言其万一?这样的人生,这样的人生。然而张岱望着他的城郭人民,笔下无悲亦无喜,他失去的恍若从未得到过,他竟无怨愤、无哀伤,偶尔一声轻叹尽淹没于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热闹文字中,这样的无心无肝哪里还有半点前半生那个流连不肯归去的少年影子?浓情薄情原来只在一线,或者,这大喧闹之后的大寂静,张岱是知道的,在最荒唐狂放的少年时代就已知道,这世界正在瓦解,天柱欲折,四维欲裂,他在内心深处早已等待着那一刻。那和满洲的铁骑无关,和李自成的义旗无关,和历史无关,那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尘埃落定。因为懂得,所以深情;因为无奈,所以无心。冬天降临时,凋谢的花、殒命的鸟又何曾哭天抢地?而这古老文明的荒凉冬天已降临了。张岱和他的人群见证了末世,无限的美,无限的繁华,无限的精致复杂,见证了缓缓降临的浩大宿命。休说时王朝鼎革,人事浮沉,这种宿命的末世感将穿越康乾盛世,结出一朵最美的花,所谓“阆苑奇葩”:《红楼梦》。《红楼梦》是无数梦的影子,其中有张岱的梦。

张岱之后百年,有贾宝玉生于金陵。张岱所爱亦是宝玉所爱,宝玉所历遍大观岂非张岱之前生种种?张岱自言“上陪玉皇大帝而不谄,下陪悲田院乞儿而不骄”、“弱则唾面而肯自干,强则单骑而能赴敌”,自称“富贵人、贫贱人、智慧人、愚蠢人、强项人、柔弱人、卞急人、懒散人”,此岂非宝玉活活写生欤?而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张岱亦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人呼为败家子、废物、顽民、蠢秀才、瞌睡汉,最后干脆呼为死老鬼;张岱又字石公,莫不就是大荒山青埂峰下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块顽石?故异史氏曰:“宝玉岂‘死老鬼’张岱转世投胎欤?”如此终于心下明了。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曾记:“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试,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非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唯恐其非梦,又唯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陶庵,汝又为何者耶?是唯恐这半生是梦还是唯恐这一生非梦?大梦将寤,平生谁知?千年世事,邯郸梦断。

格言聯璧

《格言聯璧》

1 《格言聯璧》 -格言聯璧:【清】山陰金先生

山陰金先生,姓金,山陰人,清代學者,真實姓名和生平不詳,其所編《格言聯璧》一書,按儒家大學,中庸之道,以「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主要內容為框架,收集有關這些內容的至理格言,按當時人的閱讀習慣分為八類,從個人、家庭到社會、國家,凡所應有,無所不有。作者的用意在於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鐘之警,即用聖賢先哲的至理格言來鞭策啟迪童蒙,從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樹立遠大的人生志向、努力進取、長大以後成為於國於家有用的人。該書說理之切、其舉事之賅、其擇辭之精、其成篇之簡,皆萃古今。每一條事理內涵豐富,廣博精微,言有盡而意無窮,先哲的聰明智慧和無限期望盡在這聯珠妙語之中。一冊在手,揣摩研讀,細心體會,必能駕馭人生的真諦,游刃於生活空間,既能修身齊家,又能報效社會,不失為難得的濟世良藥,人生指南,因而其成書問世后即為宮廷收藏,流傳民間,遠播海外,成為影響深遠、讀者眾多,歷久不衰的蒙學讀本。

2 《格言聯璧》 -格言聯壁:【清】金纓

  《格言聯璧》是金纓選錄其所輯《覺覺錄》中淺近格言另刻之單行本。該書刊行之後,民間有異本流布,「惜坊本刊印草率,訛壓滋多,附刻喧賓奪主,傳本各異」。潮陽郭輔庭有感於此,取舊所校定《格言聯璧》,「就正通人,復加讎勘,端楷書寫,重付精刊」。嶽麓書社出版的《格言聯璧》,即以上述郭氏刊本為據,于格言原文原注之外,復加今注今譯,以利一般讀者理解及意旨。
《格言聯璧》全書以類編次,計有「學問」、「存養」、「持躬」(附「攝生」)、「郭品」、「處事」、「接物」、「齊家」、「從政」、「惠吉」、「悖凶」,凡十類。各類之間,並非經緯分明,而是有所交錯,要之皆以「修已、行仁、省躬、察物為歸。」

廣告

 

3 《格言聯璧》 -【清】金纓   格言聯壁 目錄

前言
學問類
存養類
持躬類
攝生(附)
敦品類
處事類

接物類
齊家類
從政類
惠吉類
悖凶類
附錄
原序
孟林序
郭輔庭序

4 《格言聯璧》 -學問類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讀書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獲報。自然夢穩心安。

為善最樂。

諸君到此何為。豈徒學問文章。擅一藝微長。便算讀書種子。在我所求亦恕。不過子臣弟友。盡五倫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聰明用於正路。愈聰明愈好。而文學功名。益成其美。聰明用於邪路。愈聰明愈謬。而文學功名。適濟其奸。

祭雖有儀。而誠為本。喪雖有禮。而哀為本。士雖有學。而行為本。

飄風不可以調宮商。巧婦不可以主中饋。詞章之士不可以治國家。

經濟出自學問。經濟方有本源。心性見之事功。心性方為圓滿。

舍事功更無學問。求性道不外文章。

何謂至行。曰庸行。何謂大人。曰小心。何以上達。曰下學。何以遠到。曰近思。

竭忠盡孝。謂之心。治國經邦。謂之學。安危定變。謂之才。經天緯地。謂之文。霽月光風。謂之度。萬物一體。謂之仁。

以心術為本根。以倫理為楨幹。以學問為災畬。以文章為花萼。以事業為結實。以書史為園林。以歌詠為鼓吹。以義理為膏梁。以著述為文綉。以誦讀為耕耘。以記問為居積。以前言往行為師友。以忠信篤敬為修持。以作善降祥為受用。以樂天知命為依歸。

凜閑居以體獨。卜動念以知幾。謹威儀以定命。敦大倫以凝道。備百行以考德。遷善改過以作聖。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聖賢第一等學問。盡吾本分在素位中。是聖賢第一等工夫。

萬理澄徹。則一心愈精而愈謹。一心凝聚。則萬理愈通而愈流。

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

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克己工夫。

下手處是自強不息。成就處是至誠無妄。

以聖賢之道教人易。以聖賢之道治己難。以聖賢之道出口易。以聖賢之道躬行難。以聖賢之道奮始易。以聖賢之道克終難。

聖賢學問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後世學問是兩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口裡伊周。心中盜跖。責人而不責己。名為掛榜聖賢。獨凜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復知天。方是有根學問。

無根本底氣節。如酒漢歐人。醉時勇。醒來退消。無分毫氣力。無學問底識見。如庖人煬灶。面前明。背後左右。無一些照顧。

理以心得為精。故當沉潛。不然耳邊口頭爾。事以典故為據。故當博洽。不然臆說杜撰也。

只有一毫粗疏處。便認理不真。所以說惟精。不然。眾論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說惟一。不然。利害臨之而必變。

接人要和中有介。處事要精中有果。認理要正中有道通。

在古人之後議古人之失。則易。處古人之位為古人之事。則難。

古之學者得一善言。附於其身。今之學者得一善言。務以悅人。

古之君子病其無能也。學之。今之君子恥其無能也。諱之。

眼界要闊。遍歷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讀五經諸史。

先讀經後讀史。則論事不謬於聖賢。既讀史復讀經。則觀書不徒為章句。

讀經傳則根柢厚。看史鑒則事理通。觀雲天則眼界寬。去嗜欲則胸懷凈。

一庭之內。自有至樂。六經以外。別無奇書。

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見已讀書。如逢故人。

何思何慮。居心當如止水。勿取勿忘。為學當如流水。

心不欲雜。雜則神盪而不收。心不欲勞。勞神則疲而不入。

心慎雜欲。則有餘靈。目慎雜觀。則有餘明。

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

魚離水則身枯。心離書則神索。

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固甲。不能御也。

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得起。何事不可為。

不虛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進入不得。不開悟。便如膠柱鼓瑟。一毫轉動不得。不體認。便如電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車。陸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

看書求理。須令自家胸中點頭。與人談理。須令人家胸中點頭。

愛惜精神。留他日擔當宇宙。蹉跎歲月。盡此身污穢乾坤。

戒浩飲。浩飲傷神。戒貪色。貪色滅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飽食。飽食悶神。戒妄動。妄動亂神。戒多言。多言傷神。戒多憂。多憂鬱神。戒多思。多思撓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讀。久讀枯神。

廣告

 

5 《格言聯璧》 -存養類

性分不可使不足。故其取數也宜多。曰窮理。曰盡性。曰達天。曰入神。曰致廣大。極高明。情慾不可使有餘。故其取數也宜少。曰謹行。曰慎行。曰約己。曰清心。曰節飲食。寡嗜欲。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清明以養吾之神。湛一以養吾之慮。沈警以養吾之識。剛大以養吾之志。果斷以養吾之才。凝重以養吾之氣。寬裕以養吾之量。嚴棱以養吾之操。

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天。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涵養沖虛。便是身世學問。省除煩惱。何等心性安和。

顏子四勿。要收入來。閑存工夫。制外以養中也。孟子四端。要擴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遠也。

喜怒哀樂而曰未發。是從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養。未發而曰喜怒哀樂。是從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存養宜沖粹。近春溫。省察宜謹嚴。近秋肅。

就性情上理會。則曰涵養。就念慮上提撕。則曰省察。就氣質上銷鎔。則曰克治。

一動於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偏則戾。

人心如谷種。滿腔都是生意。物慾錮之而滯矣。然而生意未嘗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鏡。全體渾是光明。習染熏之而暗矣。然而明體未嘗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果決人似忙。心中常有餘閑。因循人似閑。人中常有餘忙。

寡慾故靜。有主則虛。

無欲之謂聖。寡慾之謂賢。多欲之謂凡。徇欲之謂狂。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慾則閑。人之心術。多欲則險。寡慾則平。人之心事。多欲則憂。寡慾則樂。人之心氣。多欲則餒。寡慾則剛。

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直儉約。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動。忌坐馳。忌旁騖。四者。切己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恆字訣。勿忘勿助。得一漸字訣。

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蓋一世。小人之心不勝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怒是猛虎。欲是深淵。

忿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懲忿如摧山。窒慾如填壑。懲忿如救火。窒慾如防水。

心一模糊。萬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萬事不入耳目。心一執著。萬事不得自然。

一念疏忽。是錯起頭。一念決烈。是錯到底。

古之學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發之容貌。則為盛德之符。今之學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於心。則為實德之病。

只是心不放肆。便無過差。只是心不怠忽。便無逸志。

處逆境心。須用開拓法。處順境心。要用收斂法。

世路風霜。吾人煉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顛倒。吾人修行之資也。

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室屋漏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自臨深履薄處得力。

名譽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隱忍中大。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喜來時一檢點。怒來時一檢點。怠惰時一檢點。放肆時一檢點。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斬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靜能制動。沈能制浮。寬能制褊。緩能制急。

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天機括。惟靜者能看得透。

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決然不露。

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世俗煩惱處。要耐得下。世事紛擾處。要閑得下。胸懷牽纏處。要割得下。境地濃艷處。要淡得下。意氣忿怒處。要降得下。

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氣滅。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身。則夢寐恬。

觀操存在利害時。觀精力在飢疲時。觀度量在喜怒時。觀鎮定在震驚時。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執當矯之以圓。傲當矯之以謙。肆當矯之以謹。奢當矯之以儉。忍當矯之以慈。貪當矯之以廉。私當矯之以公。放言當矯之以緘默。好動當矯之以鎮靜。粗率當矯之以細密。躁急當矯之以和緩。怠隋當矯之以精勤。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溪刻當矯之以渾厚。

6 《格言聯璧》 -持躬類

聰明睿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道德隆重。守之以謙。

不與居積人爭富。不與進取人爭貴。不與矜飾人爭名。不與少年人爭英俊。不與盛氣人爭是非。

富貴。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災也。聲名。謗之媒也。歡樂。悲之漸也。

濃於聲色。生虛怯病。濃於貨利。生貪饕病。濃於功業。生造作病。濃於名譽。生矯激病。

想自己身心。到後日置之何處。顧本來面目。在古時像個甚人。

莫輕視此身。三才在此六尺。莫輕視此生。千古在此一日。

醉酒飽肉。浪笑恣談。卻不錯過了一日。妄動胡言。昧理從欲。卻不作孽了一日。

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一能勝予。君子不可無此小心。吾何畏彼。丈夫不可無此大志。

怪小人之顛倒是非。不知慣顛倒方為小人。惜君子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見君子。

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容一番橫逆。增一番器度。省一分經營。多一分道義。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加一分體貼。知一分物情。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實學者。必不誇學。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惡。當不得一個悔字。

諉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誇功。此眾人事。讓美歸功。此君子事。分怨共過。此盛德事。

毋毀眾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沒天下之理。以護一己之過。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實處著腳。穩處下手。

讀書有四個字最要緊。曰闕疑好問。做人有四個字最要緊。曰務實耐久。

事當快意時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

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後看者眼界寬。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國家。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貽子孫。

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隨緣。一生牽惹之勞。總因好事。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

步步佔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

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分。則鬼神無權。

言行擬之古人則德進。功名付之天命則心閑。報應念及子孫則事平。受享慮及疾病則用儉。

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貴莫貴於無求。賤莫賤於多欲。樂莫樂於好善。苦莫苦於多貪。長莫長於博識。短莫短於自恃。明莫明於體物。暗莫暗於昧幾。

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忍辱者。天不能禍。能無求者。天不能賤。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貪生者。天不能死。能隨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後世者。天不能絕。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危我以遇。吾享吾道以通之。天苦我以境。吾樂吾神以暢之。

吉凶禍福。是天主張。毀譽予奪。是人主張。主身行己。是我主張。

要得富貴福澤。天主張由不得我。要做賢人君子。我主張由不得天。

富以能施為德。貧以無求為德。貴以下人為德。賤以忘勢為德。

護體面。不如重廉恥。求醫藥。不如養性情。立黨羽。不如昭信義。作威福。不如篤至誠。多言語。不如慎隱微。博聲名。不如正心術。恣豪華。不如樂名教。廣田宅。不如教義方。

行己恭。責躬厚。接眾和。立心正。進道勇。擇友以求益。改過以全身。

敬為千聖授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緊鑰。

度量如海涵春育。應接如流水行雲。操存如青天白日。威儀如丹鳳祥麟。言論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潔冰清。襟抱如光風霽月。氣概如喬嶽泰山。

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氣節。珠藏澤自媚。玉韞山含輝。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蘊藉。月到梧桐上。風來楊柳邊。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懷。

處草野之日。不可將此身看得小。居廊廟之日。不可將此身看得大。

只一個俗看頭。錯做了一生人。只一雙俗眼睛。錯認了一生人。

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居子所以慎獨。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不負國家。不負生民。不負所學。君子所以用世。以性分言。無論父子兄弟。即天地萬物。皆一體耳。何物非我。於此信得及。則心體廓然矣。以外物言。無論功名富貴。即四肢百骸。亦軀殼耳。何物是我。於此信得及。則世味淡然矣。

有補於天地曰功。有關於世教曰名。有學問曰富。有廉恥曰貴。是謂功名富貴。無為曰道。無欲曰德。無習於鄙陋曰文。無近於曖昧曰章。是謂道德文章。

困辱非憂。取困辱為憂。榮利非樂。忘榮利為樂。

熱鬧榮華之境。一過輒生凄涼。清真冷淡之為。歷久愈有意味。

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一。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

勿吐無益身心之語。勿為為益身心之事。勿近無益身心之人。勿入無益身心之境。勿展無益身人之書。

此生不學一可惜。此日閑過二可惜。此身一敗三可惜。

君子胸中所常體。不是人情是天理。君子口中所常道。不是人倫是世教。君子身中所常行。不是規矩是準繩。

休諉罪於氣化。一切責之人事。休過望於世間。一切求之我身。

自責之外。無勝人之術。自強之外。無上人之術。

書有末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閨門之事可傳。而後知君子之家法矣。近習之人起敬。而後知君子之身法矣。

門內罕聞嬉笑怒罵。其家范可知。座右遍陳善書格言。其志趣可想。

慎言動於妻子仆隸之間。檢身人於食息起居之際。

語言間盡可積德。妻子間亦是修身。

晝驗之妻子。以觀其行之篤與否也。夜考之夢寐。以卜其志之定與否也。

欲理會七尺。先理會方寸。欲理會六合。先理會一腔。

世人以七尺為性命。君子以性命為七尺。

氣象要高曠。不可疏狂。心思要縝密。不可瑣屑。趣味要衝淡。不可枯寂。操守要嚴明。不可激烈。

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溫良者。戒無斷。

勿施小惠傷大體。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力有所不能。聖人不以無可奈何者責人。心有所當盡。聖人不以無可奈何者自諉。

眾惡必察。眾好必察。易。自惡必察。自好必察。難。

見人不是諸惡之根。見己不是萬善之門。

不為過三字。昧卻多少良心。沒奈何三字。抹卻多少體面。

品詣常看勝如我者。則愧恥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則怨尤自泯。

家坐無聊。當思食力擔夫。紅塵赤日。官階不達。須念高才秀士。自首青衿。將啼飢者比。則得飽自樂。將號寒者比。則得暖自樂。將勞役者比。則優閑自樂。將疾病者比。則康健自樂。將禍患者比。則平安自樂。將死亡者比。則生存自樂。

常思終天抱恨。自不得不盡孝心。常思度日艱難。自不得不節費用。常思人命脆薄。自不得不加修持。常思殺債難償。自不得不惜口腹。常思世態炎涼。自不得不奮志氣。常思法網難漏。自不得不戒非為。常思身命易傾。自不得不存善念。

以媚字奉親。以淡字交友。以苟字省費。以拙字免勞。以聾字止謗。以盲字遠色。以吝字防口。以病字醫淫。以貪字讀書。以疑字窮理。以刻字責己。以迂字守禮。以很字立志。以傲字槙骨。以痴字救貧。以空字解憂。以弱字禦侮。以悔字改過。以懶字抑奔競風。以惰字屏塵俗事。

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貧賤是苦境。能善處者自樂。富貴是樂境。不善處者更苦。

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敗后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雄豪。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

上士閉心。中士閉口。下士閉門。

好訐人者身必危。自甘為愚適成其保身之智。好自誇者人多笑。自舞其智適見其欺人之愚。

閑暇出於精勤。恬適出於祗懼。無思出於能慮。大膽出於小心。平康之中。有險阻焉。衽席之內。有鴆毒焉。衣食之間。有禍敗焉。

居安慮危。處治思亂。

天下之勢。以漸而成。天下之事。以積而居。

禍到休愁。也要會救。福來休喜。也要會受。

天欲禍人。先以微福驕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禍儆之。

傲僈之人驟得通顯。天將重刑之也。疏放之人艱於進取。天將曲赦之也。

小人亦有坦蕩蕩處。無忌禪是也。君子亦有長戚戚處。終身之憂是也。

君子猶水也。其性沖。其質白。其味淡。其為用也。可以浣不潔者而使潔。即沸湯中投以油。亦自分別而不相混。誠哉君子也。小人譬油也。其性滑。其質膩。其味濃。其為用也。可以污潔者而使不潔。倘滾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誠哉小人也。

凡陽必剛。剛必明。明則易知。凡陰必柔。柔必暗。暗則難測。

稱人以顏子。無不悅者。忘其貧賤而夭。指人以盜蹠。無不怒者。忘其富貴而壽。

事事難上難。舉足常虞失墜。件件想一想。渾身都是過差。

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探理宜柔。優遊涵泳。始可以自得。決欲宜剛。勇猛奮迅。始可以自新。

懲忿窒欲。其象為損。得力在一忍字。遷善改過。其象為益。得力在一悔字。

富貴如傳舍。惟謹慎可得久居。貧賤如敝衣。惟勤儉可以脫卸。

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

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餘。奢者心常貧。貧者心常富。

貪饕以招辱。不若儉而守廉。干請以犯義。不若儉而全節。侵牟以聚怨。不若儉而養心。放肆以遂欲。不若儉而安性。

靜坐。然後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後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後知平日之心忙。閉戶。然後知平日之交濫。寡慾。然後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後知平日之念刻。

無病之身。不知其樂也。病生。始知無病之樂。無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無事之福。

欲心正熾時。一念著病。興似寒冰。利心正熾時。一想到死。味同嚼蠟。

有一樂境界。即有一不樂者相對待。有一好光景。便有一不好底相乘除。

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勢不可倚盡。福不可享盡。

不可吃盡。不可穿盡。不可說盡。又要洞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難消之味休食。難得之物休蓄。難酬之恩休受。難久之友休交。難再之時休失。難守之財休積。難雪之謗休辯。難釋之忿休較。

飯休不嚼便咽。路休不看便走。話休不想便說。事休不思便做。財休不審便取。氣休不忍便動。友休不擇便交。

為善如負重登山。志雖已確。而力猶恐不及。為惡如乘駿走坡。鞭雖不加。而足不禁其前。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手便下流。力行如緣無枝之樹。才住腳便下墜。

膽欲大。心欲小。智欲圓。行欲方。

真聖賢決非迂腐。真豪傑斷不粗疏。

龍吟虎嘯。鳳翥鸞翔。大丈夫之氣象。

蠶繭蛛絲。蟻封蚓結。兒女子之經營。

格格不吐。剌剌不休。總是一般語病。請以鶯歌燕語療之。戀戀不捨。忽忽若忘。各有一種情痴。當以鳶飛魚躍化之。

問消息於蓍龜。疑團空結。祈福祉於奧灶。奢想徒勞。

謙美德也。過謙者懷詐。默懿行也。過默者藏奸。

直不犯禍。和不害義。

圓融者無詭隨之態。精細者無苛察之心。方正者無乖拂之失。沉默者無陰險之術。誠篤者無椎魯之累。光明者無淺露之病。勁直者無徑情之偏。執持者無拘泥之跡。敏煉者無輕浮之狀。

才不足則多謀。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勇不足則多勞。明不足則多察。理不足則多辯。情不足則多儀。

私恩煦感。仁之賊也。直往輕擔。義之賊也。足恭偽態。禮之賊也。苛察歧疑。智之賊也。苟約固守。信之賊也。

有殺之為仁。生之不為仁者。有取之為義。與之為不義者。有卑之為禮。尊之為非禮者。有不知為智。知之為不智者。有違言為信。踐言為非信者。

愚忠愚孝。實能維天地綱常。惜不遇聖人裁成。未嘗入室。大詐大奸。偏會建世間功業。倘非有英主駕馭。終必跳梁。

知其不可為而遂委心任之者。達人智士之見也。知其不可為而猶竭力圖之者。忠臣孝子之心也。

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濟之。流害無窮。君子只怕他無才。無才以行之。雖賢何補。

廣告

 

7 《格言聯璧》 -攝生 附

慎風寒。節飲食。是從吾身上卻病法。寡嗜欲。戒煩惱。是從吾心上卻病法。

少思慮以養心氣。寡色慾以養腎氣。常運動以養骨氣。戒嗔怒以養肝氣。薄滋味以養胃氣。省言語以養神氣。多讀書以養膽氣。順時令以養元氣。

憂愁則氣結。忿怒則氣逆。恐懼則氣陷。拘迫則氣鬱。急遽則氣耗。

行欲徐而穩。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聲欲低而和。

心神欲靜。骨力欲動。胸懷欲開。筋骸欲硬。脊樑欲直。腸胃欲凈。舌端欲卷。腳跟欲定。耳目欲清。精魂欲正。

多靜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養心。誦古訓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寵辱不驚。肝木自寧。動靜以敬。心火自定。飲食有節。脾土不泄。調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慾。腎水自足。

道生於安靜。德生於卑退。福生於清儉。命生於和暢。

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拙字可以寡過。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遠禍。苟字可以養氣。靜字以可益壽。

毋妄心戕真心。勿以客氣傷元氣。

拂意處要遣得過。清苦日要守得過。非理來要受得過。忿怒時要耐得過。嗜欲生要忍得過。

言語知節則愆尤少。舉動知節則悔吝少。愛慕知節則營求少。歡樂知節則禍敗少。飲食知節則疾病少。

人知言語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語乃所以養吾德。人知飲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節飲食乃所以養吾身。

鬧時煉心。靜時養心。坐時守心。行時驗心。言時省心。動時制心。

榮枯倚伏。寸田自開惠逆。何須歷問塞翁。修短參差。四體自造彭殤。似難專咎司命。

節慾以驅二豎。修身以屈三彭。安貧以聽五鬼。息機以弭六賊。

衰后罪孽。都是盛時作的。老來疾病。都是壯年招的。

敗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敗。傷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傷。

木有根則榮。根壞則枯。魚有水則活。水涸則死。燈有膏則明。膏盡則滅。人有真精保之則壽。戕之則夭。

8 《格言聯璧》 -敦品類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人以品為重。若有一點卑污之心。便非頂天立地漢子。品以行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宏儀。

人爭求榮。就其求之之時。已極人間之辱。人爭恃寵。就其恃之之時。已極人間之賤。

丈夫之高華。祗在於道德氣節。鄙夫之炫耀。但求諸服飾起居。

阿諛取容。男子恥為妾婦之道。本真不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也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謙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諂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立朝不是好官人。由居家不是好處士。平素不是好處士。由小時不是好學生。

做秀才如處子。要怕人。既入仕如媳婦。要養人。歸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貧賤時眼中不著富貴。他日得志必不驕。富貴時意中不忘貧賤。一旦退休必不怨。

貴人之前莫言賤。彼將謂我求其薦。富人之前莫言貧。彼將謂我求其憐。

小人專望受人恩。受過輒忘。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必報。

處眾以和。貴有強毅不可奪之力。持己以正。貴有圓通不固執之權。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處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鳥。哀哉羞此七尺之軀。暴同三足虎。毒比兩頭蛇。惜乎壞爾方寸之地。

到處傴僂。笑伊首何仇於天。何親於地。終朝籌算。問爾心何輕於命。何重於財。

富兒因求宦傾貲。污吏以黷貨失職。

親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士大夫愛錢。書香化為銅臭。

士大夫當為子孫造福。不當為子孫求福。謹家規。崇儉樸。教耕讀。積陰德。此造福也。廣田宅。結姻援。爭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造福者。澹而長。求福者。濃而短。士大夫當為此生惜名。不當為此生市名。敦詩書。尚氣節。慎取與。謹威儀。此惜名也。競標榜。邀權費。務矯激。習模稜。此市名也。惜名者。靜而休。市名者。躁而拙。士大夫當為一家用財。不當為一家傷財。濟宗黨。廣束修。救荒歉。創辦義舉。濟人利物。此用財也。靡苑囿。教歌舞。奢燕會。積聚珍玩。賞目悅心。此傷財也。用財者。損而盈。傷財者。滿而覆。士大夫當為天下養身。不當為天下惜身。省嗜欲。減思慮。戒忿怒。節飲食。此養身也。規利害。避勞怨。營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養身者。嗇而大。惜身者。膻而細。

9 《格言聯璧》 -處事類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處至大之事愈宜平。處疑難之際愈宜無意。

無事時常照管此心。競競然若有事。有事時卻放下此心。坦坦然若無事。無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變。有事如無事。鎮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當平常之日。應小事。宜以應大事之心應之。蓋天理無小。即人事觀之。便有一個邪正。不可忽慢苟簡。須審事之邪正以應之方可。及變故之來。處大事。宜以處小事之心處之。蓋人事雖大。自天理觀之。只有一個是非。不可驚惶失措。但憑理之是非以處之便得。

緩事宜急干。敏則有功。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煩者。做不成一件事業。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過去事。丟得一節是一節。現在事。了得一節是一節。未來事。省得一節是一節。

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居處必先精勤。乃能閑暇。凡事務求停妥。然後逍遙。

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閑字。閑字要從勤中得來。天下最討便宜。是一勤字。勤字要從閑中做出。

自己做事。切須不可迂滯。不可反覆。不可瑣碎。代人做事。極要耐得迂滯。耐得反覆。耐得瑣碎。

謀人事如己事。而後慮之也審。謀己事如人事。而後見之也明。

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置其身於是非之外。而後可以折是非之中。置其身於利害之外。而後可以觀利害之變。

在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無事時戒一偷字。有事時戒一亂字。

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此之謂達權。此之謂才。未事而知來。始事而要終。定事而知變。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開。

救已敗之事者。如馭臨崖之馬。休輕策一鞭。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棹。

以真實肝膽待人。事雖未必成功。日後人必見我之肝膽。以詐偽心腸處事。人即一時受惑。日後人必見我之心腸。

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

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

見事貴乎理明。處事貴乎心公。

於天理汲汲者。於人欲必淡。於私事耽耽者。於公務必疏。於虛文熠熠者。於本實必薄。

君子當事。則小人皆為君子。至此不為君子。真小人也。小人當事。則中人皆為小人。至此不為小人。真君子也。

居官先厚民風。處事先求大體。

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後計其利。

小人處事。於利合者為利。於利背者為害。君子處事。於義合者為利。於義背者為害。

只人情世故熟了。甚麼大事做不到。只天理人心合了。甚麼好事做不成。

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只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

事有機緣。不先不后。剛剛湊巧。命若蹭蹬。走來走去。步步踏空。

10 《格言聯璧》 -接物類

事屬暖昧。要思回護他。著不得一點攻訐的念頭。人屬寒微。要思矜禮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氣象。

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閑談酒謔。慎勿形言。

嚴著此心以拒外誘。須如一團烈火。遇物即燒。寬著此心以待同群。須如一片春陽。無人不暖。

持己當從無過中求。有過非獨進德。亦且免患。待人當於有過中求。無過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事後而議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絲毫放寬。試思己當其局。未必能效彼萬一。旁觀而論人短長。抉隱摘微。不留些須餘地。試思己受其毀。未必能安意順承。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公生明。誠生明。從容生明。

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用術。我以誠感之。人使氣。我以理屈之。

柔能制剛。遇赤子而賁育失其勇。訥能屈辯。逢喑者而儀秦拙於詞。

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無心息天下之爭心。

何以息謗。曰無辯。何以止怨。曰不爭。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是非窩裡。人用口。我用耳。熱鬧場中。人向前。我落後。

觀世間極惡事。則一眚一慝。盡可優容。念古來極冤人。則一毀一辱。何須計較。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讓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律身惟廉為宜。處世以退為尚。

以仁義存心。以勤儉作家。以忍讓接物。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嗜。

任難任之事。要有力而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而無言。

窮寇不可追也。遁辭不可攻也。貧民不可威也。

禍莫大於不仇人。而有仇人之辭色。恥莫大於不恩人。而詐恩人之狀態。

恩怕先益后損。威怕先松后緊。

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寬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有所容。

事有知其當變。而不得不因者。善救之而已矣。人有知其當退。而不得不用者。善馭之而已矣。

輕信輕發。聽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厲。責善之大戒也。

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施在我有餘之惠則可以廣德。留在人不盡之情則可以全交。

古人愛人之意多。故人易於改過。而視我也常親。我之教益易行。今人惡人之意多。故人甘於自棄。而視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喜聞人過。不若喜聞己過。樂道己善。何如樂道人善。

聽其言必觀其行。是取人之道。師其言不問其行。是取善之方。

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

小人亦有好處。不可惡其人。並沒其是。君子亦有過差。不可好其人。並飾其非。

小人固當遠然。斷不可顯為仇敵。君子固當親然。亦不可曲為附和。

待小人宜寬。防小人宜嚴。

聞惡不可遽怒。恐為讒人泄忿。聞善不可就親。恐引奸人進身。

先去私心。而後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見。而後可以聽人言。

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惡莫大於縱己之欲。禍莫大於言人之非。

人生惟酒色機關。須百鍊此身成鐵漢。世上有是非門戶。要三緘其口學金人。

工於論人者。察己常闊疏。狃於訐直者。發言多弊病。

人情每見一人。始以為可親。久而厭生。又以為可惡。非明於理。而復體之以情。未有不割席者。人情每處一境。始以為甚樂。久而厭生。又以為甚苦。非平其心。而復濟之以養。未有不思遷者。觀富貴人。當觀其氣概。如溫厚和平者。則其榮必久。而其後必昌。觀貧賤人。當觀其度量。如寬宏坦蕩者。則其福必臻。而其家必裕。

寬厚之人。吾師以養量。縝密之人。吾師以煉識。慈惠之人。吾師以御下。儉約之人。吾師以居家。明通之人。吾師以生慧。質樸之人。吾師以藏拙。才智之人。吾師以應變。緘默之人。吾師以存神。謙恭善下之人。吾師以親師友。博學強識之人。吾師以廣見聞。

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

取人之直恕其戇。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敬恕其疏。取人之辯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

遇剛鯁人。須耐他戾氣。遇俊逸人。須耐他妄氣。遇樸厚人。須耐他滯氣。遇佻達人。須耐他浮氣。

人褊急。我受之以寬宏。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

奸人詐而好名。他行事有確似君子處。迂人執而不化。其決裂有甚於小人時。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醜。要包容得。

宇宙之大。何物不有。使擇物而取之。安得別立宇宙。置此所舍之物。人心之廣。何人不容。使擇人而好之。安有別個人心。復容所惡之人。

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

律己宜帶秋氣。處世須帶春風。

善處身者。必善處世。不善處世。賊身者也。善處世者。必嚴修身。不嚴修身。媚世者也。

愛人而人不愛。敬人而人不敬。君子必自反也。愛人而人即愛。敬人而人即敬。君子益加謹焉。

人若近賢良。譬如紙一張。以紙包蘭麝。因香而得香。人若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貫魚鱉。因臭而得臭。

人未己如。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己合。不可急與之合。

落落者難合。一合便不可離。欣欣者易親。乍親忽然成怨。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規予者。必肯助予。宜傾心聽之。

出一個大傷元氣進士。不如出一個能積陰德平民。交一個讀破萬卷邪士。不如交一個不識一字端人。

無事時埋藏著許多小人。多事時識破了許多君子。

一種人難悅亦難事。只是度量褊狹。不失為君子。一種人易事亦易悅。這是貪污軟弱。不免為小人。

大惡多從柔處伏。須防綿里之針。深仇常自愛中來。宜防刀頭之蜜。

惠我者小恩。攜我為善者大恩。害我者小仇。引我為不善者大仇。

毋受小人私恩。受則恩不可酬。毋犯士夫公怒。犯則怒不可救。

喜時說盡知心。到失歡須防發泄。惱時說盡傷心。恐再好自覺羞慚。

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頑石之中良玉隱焉。寒灰之中星火寓焉。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對痴人莫說夢話。防所誤也。見短人莫說矮話。避所忌也。

面諛之詞。有識者未必悅心。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互鄉童子則進之。開其善也。闕黨童子則抑之。勉其學也。

不可無不可一世之識。不可有不可一人之心。

事有急之不白者。緩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頑。

遇矜才者。毋以才相矜。但以愚敵其才。便可壓倒。遇炫奇者。毋以奇相炫。但以常敵其奇。便可破除。

直道事人。虛衷御物。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不近人情。舉足儘是危機。不體物情。一生俱成夢境。

己性不可任。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當用順法調之。其道在一恕字。

仇莫深於不體人之私。而又苦之。禍莫大於不諱人之短。而又訐之。

辱人以不堪。必反辱。傷人以已甚。必反傷。

處富貴之時。要知貧賤的痛癢。值少壯之日。須念衰老的辛酸。入安樂之場。當體患難人景況。居旁觀之地。要諒局內人苦心。

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欲勝人者先自勝。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待人三自反。處世兩如何。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難有禮。

對愁人勿樂。對哭人勿笑。對失意人勿矜。

見人背語。勿傾耳竊聽。入人之室。勿側目旁觀。到人案頭。勿信手亂翻。

不蹈無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門。不處藏物之所。

俗語近於市。纖語近於娼。諢語近於優。

聞君子議論。如啜苦茗。森嚴之後。甘芳溢頰。聞小人言語。如嚼糖霜。爽美之後。寒冰凝胸。

凡為外所勝者。皆內不足。凡為邪所奪者。皆正不足。

存乎天者。於我無與也。窮通得喪。吾聽之而已。存乎我者。於人無與也。毀譽是非。吾置之而已。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慕人善者。勿問其所以善。恐擬議之念生。而效法之念微矣。濟人窮者。勿問其所以窮。恐憎惡之心生。而惻隱之心泯矣。

時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名立之士。當觀其末路。

蹤多歷亂。定有必不得已之私。言到支離。才是無可奈何之處。

惠不在大。在乎當厄。怨不在多。在乎傷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舊恩。

兩惠無不釋之怨。兩求無不合之交。兩怒無不成之禍。

古之名望相近則相得。今之名望相近則相妒。

11 《格言聯璧》 -齊家類

勤儉治家之本。忠孝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積善傳家之本。

天下無不是底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

以父母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為心。天下不無愛之民物。

人君以天地之心為心。人子以父母之心為心。天下無不一之心矣。臣工以國家之事為事。奴僕以家主之事為事。天下無不一之事矣。

孝莫辭勞。轉眼便為人父母。善因望報。回頭但看爾兒孫。

子之孝。不如率婦以為孝。婦能養親者也。公姑得一孝婦。勝如得一孝子。婦之孝。不如導孫以為孝。孫能娛親者也。祖父得一孝孫。又增一輩孝子。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婚而論財。究也。夫婦之道喪。葬而求福。究也。父子之恩絕。

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是也。君子有百世之養。邱墓是也。

兄弟一塊肉。婦人是刀錐。兄弟一釜羹。婦人是鹽梅。

兄弟和其中自樂。子孫賢此外何求。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

現在之福。積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將來之福。貽於子孫者。不可不培。現在之福如點燈。隨點則隨竭。將來之福如添油。愈添則愈明。

問祖宗之澤。吾享者是。當念積累之難。問子孫之福。吾貽者是。要思傾覆之易。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吾謂昨日以前。爾父爾祖。皆前世也。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吾謂今日以後。爾子爾孫。皆後世也。

祖宗富貴。自詩書中來。子孫享富貴。則棄詩書矣。祖宗家業。自勤儉中來。子孫享家業。則忘勤儉矣。

近處不能感動。未有能及遠者。小處不能調理。未有能治大者。親者不能聯屬。未有能格疏者。一家生理不能全備。未能有安養百姓者。一家子弟不率規矩。未有能教誨他人者。

至樂無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子弟有才。制其愛。毋弛其誨。故不以驕敗。子弟不肖。嚴其誨。毋薄其愛。故不以怨離。

雨澤過潤。萬物之災也。恩寵過禮。臣妾之災也。情愛過義。子孫之災也。

安詳恭敬。是教小兒第一法。公正嚴明。是做家長第一法。

人一心先無主宰。如何整理得一身正當。人一身先無規矩。如何調劑得一家肅穆。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學問。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經綸。

遇朋友交遊之失。宜剴切。不宜游移。處家庭骨肉之變。宜委曲。不宜激烈。

未有和氣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氣結焉。而家不衰敗者。

閨門之內。不齣戲言。則刑於之化行矣。房幄之中。不聞戲笑。則相敬之風著矣。

人之於嫡室也。宜防其蔽子之過。人之於繼室也。宜防其誣子之過。

仆雖能。不可使與內事。妻雖賢。不可使與外事。

如仆得罪於我者尚可恕。得罪於人者不可恕。子孫得罪於人者尚可恕。得罪於天者不可恕。

奴之不祥。莫大於傳主人之謗語。主之不祥。莫大於行仆婢之譖語。

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

治家忌寬。而尤忌嚴。居家忌奢。而尤忌嗇。

無正經人交接。其人必是姦邪。無窮親友往來。其家必然勢利。

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靈於物。寐而不覺。是謂天起人不起。必為天神所譴。如君上臨朝。臣下高卧失誤。不免罰責。夜漏三更。群物皆息。人靈於物。煙酒沉溺。是謂地眠人不眠。必為地祗所訶。如家主欲睡。仆婢喧鬧不休。定遭鞭笞。

樓下不宜供神。慮樓上之穢褻。屋后必須開戶。防屋前之火災。

12 《格言聯璧》 -從政類

眼前百姓即兒孫。莫謂百姓可欺。且留下兒孫地步。堂上一官稱父母。漫道一官好做。須盡些父母恩情。

善體黎庶情。此謂民之父母。廣行陰騭事。以能保我子孫。

封贈父祖易得也。無使人唾罵。父祖難得也。恩蔭子孫易得也。無使我毒害。子孫難得也。

潔己方能不失己。愛民所重在親民。

國家立法。不可不嚴。有司行法。不可不恕。

嚴以馭役而寬以恤民。極於揚善而勇於去奸。緩於催科而勤於撫字。

催科不擾。催科中撫字。刑罰不差。刑罰中教化。

刑罰當寬處即寬。黎庶皆上天兒女。財用可省時便省。絲毫皆下民脂膏。

居家為婦女們愛憐。朋友必多怒色。做官為左右人歡喜。百姓定有怨聲。

官不必尊顯。期於無負國法。道不必博施。要在有裨民物。

祿豈須多。防滿則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辭。

天非私富一人。托以眾貧者之命。天非私貴一人。托以眾賤者之身。

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貧賤人櫛風沐雨。萬苦千辛。自家血汗自家消受。天之鑒察猶恕。富貴人衣稅食租。擔爵受祿。萬民血汗一人消受。天之督責更嚴。

平日誠以治民而民信之。則凡有事於民。無不應矣。平日誠以事天而天信之。則凡有禱於天。無不應矣。

平民肯種德施惠。便是無位底卿相。士夫徒貪權希寵。竟成有爵底乞兒。

無功而食。雀鼠是已。肆害而食。虎狼是已。

毋矜清而傲濁。毋慎大而忽小。毋勤始而怠終。

勤能補拙。儉以養廉。

居官廉。人以為百姓受福。予以為錫福於子孫者不淺也。曾見有約己裕民者。後代不昌大耶。居官濁。人以為百姓受害。予以為貽害於子孫者不淺也。曾見有瘠眾肥家者。歷世得久長耶。

以林皋安樂懶散心做官。未有不荒怠者。以在家治生營產心做官。未有不貪鄙者。

念念用之民生。則為吉士。念念用之套數。則為俗吏。念念用之身家。則為賊臣。

古之從仕者養人。今之從仕者養己。

古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今之居官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

在家者不知有官。方能守分。在官者不知有家。方能盡分。

君子當官任職。不計難易。而志在濟人。故動輒成功。小人苟祿營私。只任便安。而意在利己。故動多敗事。

職業是當然底。每日做他不盡。莫要認作假。權勢是偶然底。有日還他主者。莫要認作真。

一切人為惡。猶可言也。惟讀書人不可為惡。讀書人為惡。更無教化之人矣。一切人犯法。猶可言也。惟做官人不可犯法。做官人犯法。更無禁治之人矣。

士大夫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德損。士大夫憂國為民。當有其心。不當有其語。有其語則毀來。

以處女之自愛者愛身。以嚴父之教子者教士。

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

陷一無辜。與操刀殺人者何別。釋一大憝。與縱虎傷人者無殊。

針芒剌手。茨棘傷足。舉體痛楚。刑慘百倍於此。可以喜怒施之乎。虎豹在前。坑阱在後。百般呼號。獄犴何異於此。可使無辜坐之乎。

官雖至尊。決不可以人之生命。佐己之喜怒。官雖至卑。決不可以己之名節。佐人之喜怒。

聽斷之官。成心必不可有。任事之官。成算必不可無。

無關緊要之票。概不標判。則吏胥無權。不相交涉之人。概不往來。則關防自密。

無辜牽累難堪。非緊要。祗須兩造對質。保全多少身家。疑案轉移甚大。無確據。便當末減從寬。休養幾人性命。

獃子之患。深於浪子。以其終無轉智。昏官之害。甚於貪官。以其狼籍及人。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點。民沾萬點之恩。

禮繁則難行。卒成廢閣之書。法繁則易犯。更其滅裂之禍。

善啟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善移易風俗者。當因其所易而漸反之。毋強矯其所難。

非甚不便於民。且莫妄更。非大有益於民。則莫輕舉。

情有可通。舊有者不必過裁抑。免生寡恩之怨。事在得已。舊無者不必妄增設。免開多事之門。

為前人者。無干譽矯情。立一切不可常之法。以難後人。為後人者。無矜能露跡。為一朝即改革之政。以暴前人。

事在當因。不為後人開無故之端。事在當革。毋使後人長不救之禍。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謀之。利在一時勿謀也。利在萬世者謀之。

莫為嬰兒之態而有大人之器。莫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志。莫為終身之計而有後世之慮。

用三代以前見識。而不失之迂。就三代以後家數。而不鄰於俗。

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大愚誤國。只為好自用。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祿益厚。吾施益博。

安民者何。無求於民。則民安矣。察吏者何。無求於吏。則吏察矣。

不可假公法以報私仇。不可假公法以報私德。

天德只是個無我。王道只是個愛人。

惟有主。則天地萬物自我而立。必無私。斯上下四旁鹹得其平。

治道之要在知人。君德之要在體仁。御臣之要在推誠。用人之要在擇言。理財之要在經制。足用之要在薄斂。除寇之要在安民。

未用兵時。全要虛心用人。既用兵時。全要實心活人。

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故夷齊非湯武明臣道也。不然。則亂臣接踵而難為君。天下不可一日無民。故孔孟是湯武明君道也。不然。則暴君接踵而難為民。

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先。海宇之內。以養元氣為本。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國家之所重者元氣。

13 《格言聯璧》 -惠吉類

聖人斂福。君子考祥。作德日休。為善最樂。

開卷有益。作善降祥。崇德效山。藏器學海。

群居守口。獨坐防心。知足常樂。能忍自安。

窮達有命。吉凶見人。

以鏡自照見形容。以心自照見吉凶。

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餘。

世事讓三分。天空地闊。心田培一點。子種孫收。

要好兒孫。須方寸中放寬一步。欲成家業。宜凡事上吃虧三分。

留福與兒孫。豈必盡黃金白鏹。積德為產業。由來皆美宅良田。

存一點天理心。不必責效於後。子孫賴之。說幾句陰騭語。縱未盡施於人。鬼神鑒之。

非讀書不能入聖賢之域。非積德不能生聰慧之兒。

多積陰德。諸福自至。是取決於天。儘力農事。加倍收成。是取決於地。善教子孫。後嗣昌大。是取決於人。

事事培元氣。其人必壽。念念存本心。其後必昌。

勿為一念可欺也。須知有天地鬼神之鑒察。勿謂一言可輕也。須知有言后左右之竊聽。勿謂一事可逞也。須知有子孫禍福之報應。

人心一念之邪。而鬼在其中焉。因而欺侮之。播弄之。晝見於形像。夜見於夢魂。必釀其禍而後已。故邪心即是鬼。鬼與鬼相應。又何怪乎。人心一念之正。而神在其中焉。因而鑒察之。呵護之。上至於父母。下至於兒孫。必致其福而後已。故正心即是神。神與神相親。又何疑焉。

終日說善言。不如做了一件。終身行善事。須防錯了一樁。

物力艱難。要知吃飯穿衣。談何容易。光陰迅速。即使讀書行善。能有幾時。

隻字必惜。貴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謹。福之基也。微命必護。壽之本也。

作踐五穀。非有奇禍。必有其窮。愛惜隻字。不但顯榮。亦當延壽。

茹素雖佛氏教也。好生非上天意乎。

仁厚刻薄。是修短關。謙卑驕滿。是禍福關。勤儉奢惰。是貧富關。保養縱慾。是人鬼關。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萬類相感。以誠以忠。

做人無成心。便帶福氣。做事有結果。亦是壽征。

執拗者福輕。而圓通之人其福必厚。急躁者壽夭。而寬宏之士其壽必長。

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終身可行。

作本色人。說根心話。干近情事。

一點慈愛。不但是積德種子。亦是積福根苗。試看那有不慈愛底聖賢。一念容忍。不但是無量德器。亦是無量福田。試看那有不容忍底君子。

好惡之良萌於夜氣。息之於靜也。惻隱之心發於乍見。感之於動也。

裝塑佛像則幽顯蒙益。印造經文則法道流通。

費千金而結納勢豪。孰若傾半瓢之粟。以濟飢餓。構千楹而招徠賓客。何如茸數椽之屋。以庇孤寒。

憫濟人窮。雖分文升合。亦是福田。樂與人善。即隻字片語。皆為良藥。

謀占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傅。定產賢郎。

平居寡慾養身。臨大節則達生委命。治家量入為出。干好事則仗義輕財。

善用力者就力。善用勢者就勢。善用智者就智。善用財者就財。

身世多險途。急須尋求安宅。光陰同過客。切莫汨沒主翁。

莫忘祖父積陰功。須知文字無權。全憑陰騭。最怕生平壞心術。畢竟主司有眼。如見心田。

天下第一種可敬人。忠臣孝子。天下第一種可憐人。寡婦孤兒。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

形若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聲若平。不求響之和而響自和。德若崇。不求名之遠而名自遠。

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隱行者。必有顯名。

施必有報者。天地之定理。仁人述之以勸人。施不望報者。聖賢之盛心。君子存之以濟世。

面前的理路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嘆。身後的惠澤要流得遠。令人有不匱之思。

不可不存時時可死之心。不可不行步步求生之事。

作惡事須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

吾本薄福人。宜行惜福事。吾本薄德人。宜行積德事。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益厚矣。

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明道濟世著述。謂之福。有聰明渾厚姿質。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無疾病纏身。謂之福。無塵俗攖心。謂之福。無兵凶荒歉之歲。謂之福。

從熱鬧場中出幾句清冷言語。便掃除無限殺機。向寒微路上用一點赤熱心腸。自培植許多生意。

入瑤樹瓊林中皆寶。有謙德仁心者為祥。

談經濟外。當談道義。可以化人。談心性外。當談因果。可以勸善。

藏書可以邀友。積德可以邀天。

作德日休。是謂福地。居易俟命。是謂洞天。

心地上無波濤。隨在皆風恬浪靜。性天中有化育。觸處見魚躍鳶飛。

貧賤憂戚。是我分內事。當動心忍性。靜以俟之。更行一切善。以斡轉之。富貴福澤。是我分外事。當保泰持盈。慎以守之。更造一切福。以凝承之。

世網那時跳出。先當忍性耐心。自安義命。即網羅中之安樂窩也。塵務不易盡捐。惟不起爐作灶。自取糾纏。即火坑中之清涼散也。

熱不可除。而熱惱可除。秋在清涼台上。窮不可遣。而窮愁可遣。春生安樂窩中。

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山水花竹。無恆主人。得閑便是主人。

要足何時足。知足便足。求閑不得閑。偷閑即閑。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急行緩行。前程總有許多路。逆取順取。命中只有這般財。

理欲交爭。肺腑成為吳越。物我一體。參商終是兄弟。

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位之心保國家。

移作無益之費以作有益。則事舉。移樂宴樂之時以樂講習。則智長。移信邪道之意以信聖賢。則道明。移好財色之心以好仁義。則德立。移計利害之私以計是非。則養精。移養小人之祿以養君子。則國治。移保身家之念以保百姓。則民安。

做大官底是一樣家數。做好人底是一樣家數。

潛居盡可以為善。何必顯宦。躬行孝弟。志在聖賢。纂輯先哲格言。刊刻廣布。行見化行一時。澤流後世。事業之不朽。蔑以加焉。貧賤盡可以積德。何必富貴。存平等心。行方便事。交法前人懿行。訓俗型方。自然誼敦宗族。德被鄉鄰。利濟之無窮。孰大於是。

一時勸人以言。百世勸人以書。

靜以修身。儉以養福。入則篤行。出則友賢。

讀書者不賤。力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

明鏡止水以澄心。泰山喬嶽以立身。青天白日以應事。霽月光風以待人。

省費醫貧。恬退醫躁。獨卧醫淫。隨緣醫愁。讀書醫俗。

以鮮花視美色。則孽障自消。以流水聽弦歌。則性靈何害。

征事宜讀史。澄心宜靜坐。談道宜訪友。福后宜積德。

14 《格言聯璧》 -悖凶類

富貴家不肯從寬。必遭橫禍。聰明人不肯學厚。必夭天年。

倚勢欺人。勢盡而為人欺。恃財侮人。財散而受人侮。

暗裡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兒孫。空中造謗者。造的是本身罪孽。

飽肥甘衣輕暖。不知節者損福。廣積聚驕富貴。不知止者殺身。

文藝自多。浮薄之心也。富貴自雄。卑陋之見也。

位尊身危。財多命殆。

機者。禍患所由伏。人生於機。即死於機也。巧者。鬼神所最忌。人有大巧。必有大拙也。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未免災及其身。設陰謀。積陰私。傷陰騭。事事皆陰。自然殃流後代。

積德於人所不知。是謂陰德。陰德之報。較陽德倍多。造惡於人所不知。是謂陰惡。陰惡之報。較陽惡加慘。

家運有盛衰。久暫雖殊。消長循環如晝夜。人謀分巧拙。智愚各別。鬼神彰癉最嚴明。

天堂無則已。有則君子登。地獄無則已。有則小人入。

為惡畏人知。惡中尚有轉念。為善欲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謂鬼神之無知。不應祈福。謂鬼神之有知。不當為非。

勢可為惡而不為。即是善。力可行善而不行。即是惡。

於福作罪。其罪非輕。於苦作福。其福最大。

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消。日有所損。

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子孫羞之。宗族鄉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子孫榮之。宗族鄉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子孫榮之。宗族鄉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子孫羞之。宗族黨鄉賤惡之。何苦而必為惡。

為善之人。非獨其宗族親戚愛之。朋友鄉黨敬之。雖鬼神亦陰相之。為惡之人。非獨其宗族親戚叛之。朋友鄉黨怨之。雖鬼神亦陰殛之。

為一善而此心快愜。不必自言。而鄉黨稱譽之。君子敬禮之。鬼神福祚之。身後傳誦之。為一惡而此心愧怍。雖欲掩護。而鄉黨傳笑之。王法刑辱之。鬼神災禍之。身後指說之。

一命之士。苟存心於愛物。於人必有所濟。無用之人。苟存心於利己。於人必有所害。

膏粱積於家。而剝削人之糠秕。終必自盲其膏粱。文綉充於室。而攘取人之敝裘。終必自喪其文綉。

天下無窮大好事。皆由於輕利之一念。利一輕。則事事悉屬天理。為聖為賢。從此進基。天下無窮不肖事。皆由於重利之一念。利一重。則念念皆違人心。為盜為跖。從此直入。

清欲人知。人情之常。今吾見有貪慾人知者矣。柔其頤。垂其涎。惟恐人誤視為靈龜而不飽其欲也。善不自伐。盛德之事。今吾見有自伐其惡者矣。張其牙。露其爪。惟恐人不識為猛虎而不畏其威也。

世之愚人。每以奢為有福。以殺為有祿。以淫為有緣。以詐為有謀。以貪為有為。以吝為有守。以爭為有氣。以嗔為有威。以賭為有技。以訟為有才。可不哀哉。

謀館如鼠。得館如虎。鄙主人而薄弟子者。塾師之無恥也。賣葯如仙。用藥如顛。賊人命而諉天數者。醫師之無恥也。覓地如瞽。談地如舞。矜異傳而謗同道者。地師之無恥也。

不可信之師。勿以私情薦之。使人托以子弟。不可信之醫。勿以私情薦之。使人托以生命。不可信之堪輿。勿以私情薦之。使人托以先骸。不可信之女子。勿以私情媒之。使人托以宗嗣。

肆傲者納侮。誨過者長惡。貪利者害己。縱慾者戕生。

魚吞餌。蛾撲火。未得而先喪其身。猩醉體。蚊飽血。已得而隨亡其軀。鶿食魚。蜂釀蜜。雖得而不享其利。

欲不除。似蛾撲燈。焚身乃止。貪不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明星朗月。何處不可翱翔。而飛蛾獨趨燈焰。嘉卉清泉。何物不可飲啄。而蠅蚋爭嗜腥膻。

飛蛾死於明火。故有奇智者。必有奇殃。游魚死於芳綸。故有酷嗜者。必有酷毒。

慨夏畦之勞勞。秋毫無補。憫冬烘之貿貿。春恩廣覃。

吉人無論處世平和。即夢寐神魂。無非生意。凶人不但作事乖戾。即聲音笑貌。渾是殺機。

仁人心地寬舒。事事有寬舒氣象。故福集而慶長。鄙夫胸懷苛鄙。事事以苛刻為能。故祿薄而澤短。

充一個公己公人心。便是吳越一家。任一個自私自利心。便是父子仇讎。

理以心為用。心著於欲則理滅。如株干斬而本亦敗壞。心以理為本。理被欲蔽則心亡。如水泉竭而河亦乾枯。

魚與水相合。不可離也。離水則魚槁矣。形與氣相合。不可離也。離氣則形壞矣。心與理相合。不可離也。離理則心死矣。

天理是清虛之物。清虛則靈。靈則活。人慾是渣滓之物。渣滓則蠢。蠢則死。

毋以嗜欲殺身。毋以貨財殺子孫。毋以政事殺百姓。毋以學術殺天下後世。

毋執去來之勢而為權。毋固得喪之位而為寵。毋恃聚散之財而為利。毋認離合之形而為我。

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吃天道的虧。

精工言語。於行事毫不相干。照管皮毛。與性靈有何關涉。

荊棘滿野。而望收嘉禾者愚。私念滿胸。而欲求福應者悖。

莊敬非但日強也。凝心靜氣。覺分陰寸晷。倍自舒長。安肆非但日愉也。意縱神馳。雖累月經年。亦形迅駛。

自家過惡自家省。待禍敗時。省已遲矣。自家病痛自家醫。待死亡時。醫已晚矣。

多事為讀書第一病。多欲為養生第一病。多言為涉世第一病。多智為立心第一病。多費為作家第一病。

今之用人。只怕無去處。不知其病根在來處。今之理財。只怕無來處。不知其病根在去處。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賤不足惡。可惡是賤而無能。老不足嘆。可嘆是老而無成。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無補。

事到全美處。怨我者難開指摘之端。行到至污處。愛我者莫施掩護之法。

衣垢不湔。器缺不補。對人猶有慚色。行垢不湔。德缺不補。對天豈無愧心。

供人欣賞。儕風月於煙花。是曰褻天。逞我機鋒。借詩書以戲謔。是名侮聖。

罪莫大於褻天。惡莫大於無恥。苛刻心術之惡。過莫大於深險。

言語之惡。莫大於造誣。行事之惡。莫大於苛刻。心術之惡。莫大於深險。

談人之善。澤於膏沐。暴人之惡。痛於戈矛。

當厄之施甘於時雨。傷心之語毒於陰冰。

陰岩積雨之險奇。可以想為文境。不可設為心境。華林映日之綺麗。可以假為文情。不可依為世情。

許由洗耳以鳴高。予以為耳其竇也。其言已入於心矣。當剖心而浣之。陳仲出哇以示潔。予以為哇其滓也。其味已入於腸矣。當封腸而滌之。

詆緇黃之背本宗。或衿帶壞聖賢名教。詈青紫之忘故友。乃衡茅傷骨肉天倫。

炎涼之態。富貴其於貧賤。嫉妒之心。骨肉其於外人。

兄弟爭財。父遺不盡不止。妻妾爭寵。夫命不死不休。

受連城而代死。貪者不為。然死利者何須連城。攜傾國以告殂。淫者不敢。然死色者何須傾國。

烏獲病危。雖童子制梴可撻。王嬙臭腐。惟狐狸鑽穴相窺。

聖人悲時憫俗。賢人痛世疾俗。眾人混世逐俗。小人敗常亂俗。

讀書為身上之用。而人以為紙上之用。做官乃造福之地。而人以為享福之地。壯年正勤學之日。而人以為養安之日。科第本消退之根。而人以為長進之根。

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

福莫大於無禍。禍莫大於邀福。

品德

我从小到大接触的生活中,父母只管抚养与疼爱,师长只管传道授业,朋友只管吃喝作乐,却独独少了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无人提点我的品行,我的德性,而我也从来没意识过这一点。只有少年时做得太过分了,比如脏话连篇,坐立无姿时,父亲才会叹息一声让我好好改改。

今天早上在路上走着,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立即就觉得一惊,同时回想起以前看过的“the road to character”,才发现成为一个人最为重要的,绝不是知识,不是职业,不是爱好,不是社会关系,甚至可以不是经历,而恰恰是其品德,若我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品德,如何称得上一个人呢?

 

那我有什么品德呢?脑里细细思索,才觉得可能是女性这个潜意识中的自我定位,让自己如此放松,好像自古以来对女人的要求都只是温柔善良,再加一些基本女工与才情即可。而所谓的品德,道义,往往在世俗看来(至少我以前看来),是对男性的要求,比如坚毅,执着,洒脱,责任感,道义感,虽说也有如此之女性,必竟少数。

而至今,对女性的要求更是低了,连温柔善良都不必要了,女人可以自私,可以做作,可以拜金,可以小气,可以嫉妒,只要胸大腰细腿长,肤白貌美即可,其它所有都可以justify。 想来我嘴上不承认,潜意识也早被影响,要不然为何花在护肤化妆衣服运动上的时间 如此之多,却从没在意自己内在呢?

七宗罪,里面的写的都是人类最基本的一些欲望,也是人所有恶行的根源,大部分人所有的行为都是出于这些欲望,而非自身品德的建立,很多人即使是在努力,也只是为了努力满足这些欲望。相反的,品德就是克制这些欲望的,有所节制才是文明的起源。

 

中国古代对于品德也有很高的要求,孔夫子有一大串关于如何为一个君子的名句。关于古文对于品德的要求,可以参考 《格兰联壁》,无论何时读都很有启发意义。

 

 

 

《浮生六记》之沈复与芸娘

序:早上起来等咖啡,随意翻自己kindle上的书目,翻到了沈复的浮生六记, 一直放着很想读终于今天静下心来读完 ,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一个人傻呵呵的读到了中午,感慨其写得真是妙啊,故写下也记录我这个美妙的早晨。

浮生六记,算是古文中很独特的一本书,不是经,史,诗,词,不论天下,不议圣人,不写故事,而是短短几篇散文,还是讲自己生活细节的散文,算是独树一帜了。

我觉得我们的文化把个人看得很低很低, 写文章要写圣人,写名人,怎么可以写自己的生活呢? 写自己也就算了,居然连闺房之事都开诚布公,点点滴滴拿出来讲,真令人眼前一亮。儒家文化中总有一批所谓的文化人,泯灭人性,能把闺房画眉之乐,也要被拿来弹核,妙在张敝以一句,“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仅此一句,把这帮假仁假义之徒,搏得体无完肤。

陈寅恪也评论之

“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沈复的文字清新真率,一点不刻意卖弄,雕琢藻饰,其感情更是真执,让人不禁感慨。俞平伯评价《浮生六记》,

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林语堂 将其翻译成英文,并评价

我相信淳朴恬适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是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在我翻阅重读这本小册之时,每每不期然而然想到这安乐的问题——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当是沈复与芸娘之间的爱情。

芸娘,算得上是古代人心目中最最完美的妻子了,她年幼时家贫,自己绣物养一家人。嫁与沈复后,与其琴瑟和鸣,读书游玩伴其左右,不劝丈夫博取功名,对于清贫生活不怨不悔,反而甘于其中,甚至还帮夫物色小妾,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别说男人了,连我一个女人也想找这么个好妻子相伴左右。其唯一不足之外,就是与公婆之间的关系,沈复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就概括了她为何不讨夫家喜欢的原因。唉,只能说她不会在公婆处藏愚守拙,最后一直被针对,一直被算计。

沈复呢,对于其的评价就有点复杂了,读第一卷的时候,我感觉真的是太棒的一个丈夫了,宽容有趣 又有情调,与妻子互动的细节,无论是吃饭时桌下抓其腕触其指,入怀探其心跳,相遇执手一握,讨论文字时的媳戏,都可看出他的深情又很有情调。最后芸娘死后,一个人深夜等其鬼魂现身的细节,可见对芸娘的无限眷恋,“年愈久而情愈密”果真不假。但看到第四卷,不免又很唏嘘。

无论如何,像芸娘一介女子,胸无大志,安贫乐道,我们都是称赞的,但是男人呢?沈复虽然文采风流,雅而有趣,但却不怎么赚钱养家,被父亲赶出后卖字画又入不敷出,还得靠芸娘做绣补家用,最后连芸娘看病的钱都没有。。。

像张爱玲说女人有红玫瑰与白玫瑰,那男人,就大体可以靠李碧华青蛇中所写的,许仙与法海。许仙是浪漫的,多情的,可遇到现实生活却是那么无力,都得靠女人撑着。法海倒是一个真男人,但却古板又无趣。男人都是纠结选红玫瑰还是白玫瑰,女人又何尝不是呢?选风流才子,有一段浪漫的神仙眷侣生活,但最后可能被遗弃,或者碰到现实生活诸多不顺,或者 找个老实可靠的木头人,一生平顺,但总少了一份乐趣, 这永远都是一个纠结的命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