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由已

古龙最好的一句话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而又有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那么把两句话加起来就是,人只在活在人群中,必然身不由已。

深以为然

看上去自由的社会,就很多事情不能如心所愿,如果你还有心的话。

得按章程来,得按标准来,得按社会准则来

可惜这些所谓的规则与准则,也都是人定的

但当形成共识后,它就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少有人敢质疑,反对,更何况于变革

比如,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为什么要有产出的工作,为什么工作要一天8小时?等等

唉,于是也被动的接受了这一切

无可奈何啊

 

 

致谢百三教授

 

今天起来看新闻,居然看到了谢教授去世的噩耗,心情一下子跟今天的天气一样变得阴沉沉的。

在复旦上过这么多的课,谢教授的中国经济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课之一。我一直认为,基本的经济知识,是一个现代公民必备的常识,即使我的专业与未来的工作与之毫不相干。可是即便我抱着一腔热情,抱回了一大堆经济证券的书,还是看得云里雾里的。

在室友的推荐下,我去旁听了谢百三教授的课,她当时跟我说,在复旦绝对不能不上的,就是谢教授的中国经济课程。

200805281442423169123606

我还一直记得那时晚上6点钟,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就去光华楼的教室,占着离谢教授很近的地板上的空位,因为来听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么大的讲厅还是坐不下。

虽然光华楼有着最好的设备,但谢教授永远都是一个人坐在讲坛上,带了几页他自己手写的讲义,开始涛涛不绝的讲中国的经济。他自己参与过很多中国经济的重大变革,而且还做过相当多的调研,对中国经济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从当时的土改,开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国的证券,股市的发展,到后来的朱容基的改革,国有企业市场化,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都讲得条理清楚,即使我这个完全零背景的人,都能完全明白并且到现在还能记得。

最关键的是,谢教授讲课特别幽默,我们老是开玩笑,即使不喜欢听中国经济,光听谢教授的笑话和对中国经济的各种讽刺,也很值了。更别说,谢教授还会时不时指点我们一下,哪个股票,哪个期货可以投资。

每堂课讲完,我都不愿意走,就跟着其它同学一样一直围着谢教授聊天,扯各种各样有的没的,特别是扯中国股市(其实回头 看来那时的股市也没那么糟,当时我们以为已经很糟糕了,没想到后来几年更加黑了)。谢教授特别喜欢跟我们聊天,一聊可以聊跟上课一样久的时间,私底下各种吐槽央行,证监会,政府之类的。记得那时他要走了,我们还一直跟着,陪着他去拿自己的小自行车,然后送他出校园。后来我才知道,他其实在股市上身家不少,但一直都是骑个小自行车上下班。

毕业以后,有一次在电视上看过谢教授,那时是有一名复旦研究生投毒,谢教授认为死刑过重,主张减刑,并身体力行的宣扬自己的主张。即使与广大群众的基本认识不符,但是我特别赞同谢教授的主张,更加佩服他此时站出来说话的勇气。

无论谁跟谢教授接触过,都会立刻感到谢教授的热情与正直。也许,你不赞同他的一些观点,但不能不服这是一个一直敢想敢做,对中国经济,对经济改革怀有热情的人。年纪越大,越觉得在岁月流逝中,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保持一份赤子之心,内心的一份正直的可贵。

可惜,他这么年轻就走了。愿他一路走好,也希望他的愿望实现,中国经济能越来越健康有序的发展,中国每个参与者都能从经济发展中获利。